相信很多人都曾為了排便暢順而嘗試各種奇招,例如吃火龍果、麒麟果等高纖水果,甚至吃辛辣食物試圖刺激腸胃。曾有本地調查顯示,每6個香港人中就有1人飽受便秘困擾!別小看便秘,它不僅會導致排便困難和肛門疼痛,還會造成損傷和出血,長期更可能形成痔瘡。
常見痔瘡成因
痔瘡成因眾多,常見有以下原因:
- 平日膳食纖維不足
- 長時間坐著、缺乏運動
- 年齡增長機能老化,肛門附近的血液循環差,令到周邊組織變弱
- 或可跟炎症性腸疾病有關
平時習慣多肉少菜飲食,容易增加患上便秘及痔瘡的風險。
兩大類痔瘡徵狀
痔瘡是肛門周邊血管組織變大或發炎時引發的問題,可分為內痔及外痔,兩者可以分別或混合出現。
外痔周邊神經較多,患者會容易疼痛、痕癢,感到腫脹或有卡住的感覺,有排便出血的徵狀。而內痔通常無法看到或感覺到,排便較需用力,肛門位置或會感到不適;在痔瘡脫出時也會排便有血。一般在患者出現便血後,接受大腸鏡檢查找出大便出血原因才發現。
嚴重程度可分四等級
痔瘡分4個等級,第一級和二級屬輕度痔瘡:
第一級病情初起,患者肛門少量出血、痕癢或帶分泌物;痔瘡位處肛門內,但沒有凸出。
到第二級,肛門出血、排便時痔瘡凸出至肛門外,但排便後可以自行縮回肛門內。
但第三級病情變得更嚴重,痔瘡增大,排便時凸出至肛門外,無法自行復位,需要用手將其推回肛門內。
最嚴重屬第四級,痔瘡長時間脫垂並位處肛門外,亦無法用手將其推回,對患者造成極大困擾。
從日常生活入手 減輕痔瘡煩惱
初現便秘或痔瘡症狀,可先從飲食習慣入手,有機會改善病情,包括多吃蔬果和多飲水;痔瘡發作時,可按指示用痔瘡軟膏,減輕肛門疼痛及腫脹,或嘗試用温水在浴盆洗澡,或冰敷患處,舒緩不適。此外,排便時避免長期用力過度或長時間坐著,都有幫助。如情況未有改善或持續,則建議儘早尋求專業治療。
5招預防痔瘡發作
要預防痔瘡形成,可以實行以下日常習慣:
- 攝取高纖維食物增加膳食纖維
- 補充足夠水份令排便順暢
- 恆常運動刺激腸胃蠕動
- 排便後清潔避免用粗糙的衛生紙擦拭肛門,減低肛門搔癢機會
- 服用益生菌補充劑改善腸道健康
撰文:Tiffany