世界衛生組織指出,心血管疾病是全球頭號致命元兇,而冠狀動脈心臟病(冠心病)更稱得上是罪魁禍首。都市人不良的生活習慣,例如偏愛高脂食物、長期處於高壓狀態且缺乏運動,再加上吸煙,自然容易誘發高血壓、高血脂及高血糖(即「三高」),令冠心病悄然來襲!
甚麼是冠心病?
認識冠狀動脈心臟病(Coronary Artery Disease, CAD),先要了解心血管系統的構造。心臟像我們體內的水泵,隨著每一下跳動將血液輸送到各器官,從而供應氧氣和養份,帶走二氧化碳和廢物,以維持各器官的運作;而冠狀動脈則是為心臟肌肉輸送血液的一組血管,因其分佈像皇冠形狀,故以此得名。
「動脈粥樣硬化」是導致冠狀動脈收窄的主要原因,意指血液內的脂肪物質於血管內壁積聚,逐漸令血管收窄,使心臟肌肉供血量減少,甚至缺氧,形成冠心病。若情況惡化,可堵塞血管,誘發心絞痛及心肌梗塞,導致死亡。
氣喘、胸悶或因冠心病
冠心病患者可能會感覺「心絞痛」,即胸悶、胸前有壓迫痛楚,痛楚或伸延至下顎、頸項、肩膊、手臂,並出現作悶、嘔吐、冒冷汗等情況;徵狀可能因運動、情緒波動、體溫急劇轉變、身體受感染等因素誘發,一般於靜止休息數分鐘後稍作舒緩,但亦可能持續。此外,亦有機會導致心悸、心律紊亂、氣喘、水腫等情況。患者或會感到疲倦乏力、暈眩,甚至失去知覺。
高血糖、高血壓和高血脂(俗稱「三高」)是冠心病的常見誘因。(evishealth.com)
留意三大類高危因素
要減低患上冠心病的風險,了解高危因素至關重要。這些風險因素主要分為以下幾類:
- 不良生活習慣: 吸煙、過重或肥胖、不良飲食習慣(多肉少菜,高鹽、高糖、高脂肪)、缺乏運動以及長期壓力過大,都會增加患病風險。吸煙會導致動脈硬化,加快心跳及升高血壓,並降低心肌的氧氣供應。長期壓力則會使肌肉緊繃,心跳加速,引發高血壓,加重心臟負擔。
- 慢性疾病影響: 高血糖、高血壓和高血脂(俗稱「三高」)是冠心病的重要風險因素。「三高」會引起動脈粥樣硬化,損害血管內壁,再加上生活習慣影響,更容易導致冠心病。糖尿病與心血管疾病(例如:動脈粥樣硬化、心律不正、中風等)被視為「等危症」,意味著患有這兩種疾病的患者,罹患冠心病的機率相當。
- 性別及年齡因素: 雖然男性罹患冠心病的比例較高,但女性在更年期後缺乏雌激素的保護,以致壞膽固醇較易積聚血管內,患心血管病的風險可能比男性更高。

增加攝取富含omega-3脂肪酸的食物有益心血管健康。(evishealth.com)
預防冠心病從日常生活入手
冠心病病發屬緊急情況,可導致生命危險,因此必須及早預防!尤其是風險較高的「三高」人士,除了應積極配合治療及定期復診,亦要保持自律生活。飲食方面,選擇富含纖維的食物,如全穀類、蔬菜和水果,減少攝取飽和脂肪和反式脂肪,選擇有益血管健康的不飽和脂肪,例如富含Omega-3的亞麻籽油、三文魚作為替代,並限制鹽、糖的攝取量,減少心血管阻塞風險;每週至少150分鐘的中等強度有氧運動,如急步行、游泳或騎自行車,有助於改善心血管健康;盡量避免煙酒等。
另外,亦可考慮額外攝取膳食營養補充品,維持心血管健康!例如嚴選富含Omega-3脂肪酸的優質亞麻籽油、肉桂、大蒜提取物、輔酶Q10等的保健品,增强護心效能。
撰文:Tiffany